close

昨天看了公視播的人生劇場-水源地。他在探討如果家裡老人癡呆症的老人家,會發生的問題、衝突等。 我總認為老人癡呆症是最可怕的症狀:在這個世界生活了長了好長的時間,理當是最有智慧的人,被尊重被敬仰是最合理的事情,但卻因為這種症狀,心智及心理上 的退化,回到最初如嬰兒般的階段。

我想這其中最可怕的莫過於全家必須付出的心力及心思,做兒女的必須在自己、生活、家庭及事業上去取得平衡。劇中這位老人癡呆症的老太太有兩個兒子, 大兒子是位婦產科醫生,有自己的醫院。看似不錯的人生,其實早在這裡在那裏同時已破了好多個洞:婦產科看似生生不息的前程卻因為現在社會越生越少、不孕症 等,在營運上早已出現了問題;太太及媽媽間的婆媳問題等。二兒子只是開計程車的,又有卡債,和老婆兩個人以維持最低的生活基本在生存。兩個兒子都要工作, 那媽媽誰來照顧?做媳婦的只好接下這份沉重的工作。我的媽媽很偉大,當初我阿嬤在相當不穩定時,大小便在褲子裡,根本只是基礎,幫他洗澡等工作都是媽媽一 手扛起。有些人總會想,那又不是我自己的媽媽,誰是他的小孩就誰來負責,我想我也無法如此的付出。

他們還有提到另一個議題:安養院。我們好像都對某些事有一些根生蒂固的認為:那個人去看身心科,他一定是神經病才需要去看。這種可怕的想法,使得很 多人因為害怕言論而延遲治療,以至於造成很多無法挽救的結果。安養院也是,我當然也不是覺得就可以將家裡的老人家都送到療養院去,只是我們必須在考慮多項 因素後,找出一個最佳的解決問題辦法。很多人會撻伐那些加自己爸爸媽媽送到安養院的人,認為他們就是不負責任,不知感恩,將自己辛苦拉把我們長大的他們丟 到安養院去。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。我們應該考慮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後,評估一下是否可以自己照顧,誰不希望讓爸爸媽媽過好日子,況且他們生病了,如果可以 得到更好的照顧,為什麼不做呢?白天努力的工作,晚上再去陪陪他們聊聊天吃吃飯,我相信做孝,不是只有一種,在於"心",無心,每天24小時在他們身邊也 只是無用。

老人痴呆症,很可怕,但我想也是一位兒女做報答的最好時機。劇中主角講了一段話,因為兩個"兒子"必須幫媽媽洗澡,不免覺得尷尬,但是他在最後時終於領悟到,小的時候,媽媽也是這樣照顧我們長大的,他說「我終於知道,他不是女人、也不是病人,他只是我的媽媽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布萊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